|
Science:经过二十年的努力,科学家终于找到监测细胞受体运动的方法味觉、疼痛或对压力的反应 —— 人体几乎所有的基本功能都由一种称为 G 蛋白偶联受体(GPCRs)的分子开关调节。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这类 GPCR 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。他们使用一种类似于地球卫星 GPS 的方法,能够追踪 GPCR 的运动并观察其活动。他们的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《科学》杂志上,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指导。 G 蛋白偶联受体嵌入细胞膜中,将信号从细胞外部传递到内部。由于其多样性和在人体中的关键作用,GPCR 成为许多药物的靶点,如止痛药、心脏病药物,甚至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司美格鲁肽注射剂。事实上,大约三分之一的获批药物以 GPCR 为靶点。 新的 GPS 核磁共振(NMR)方法揭示受体功能 详细了解 GPCR 的功能对于开发更有效、副作用更少的药物至关重要。 在他们的研究中,研究人员聚焦于 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,这是一种在心血管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 GPCR,也是 β 受体阻滞剂的靶点。这些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。利用 GPS NMR 技术,研究人员精确测定了该受体内约 100 个位点的位置 —— 就像 GPS 确定汽车的位置一样 —— 并监测了它们在激活过程中的运动。 动态受体:不仅仅是 “开” 或 “关” 研究人员还发现,受体的信号输出可以通过非常小的原子修饰进行微调。“要真正了解这些受体的工作原理,必须深入到原子水平,并观察它们对干扰的反应运动,” Wu说。 药物设计的指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