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基于Cas12a的多重碱基编辑系统实现人类细胞中15个位点的精准同步编辑基因组编辑技术正在重塑生命科学研究,但现有Cas9衍生的碱基编辑器面临两大技术瓶颈:一是难以同步编辑多个基因组位点,限制了对多基因互作的研究;二是编辑过程中常产生非目标位点的"旁观突变"(bystander mutations, BM),影响编辑精度。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复杂疾病模型构建和合成基因组工程的发展。 耶鲁大学Anabel Y.Schweitzer团队在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发表的研究中,系统评估了6种Cas12a衍生碱基编辑系统(包括BEACON1/2等),通过创新性设计gRNA阵列表达框架和截短gRNA策略,成功突破现有技术限制。研究采用Sleeping Beauty转座子系统构建稳定表达BEACON2的HEK293-B2细胞系,结合全基因组测序(WGS)和自动化EditR分析,建立了多重碱基编辑(MBE)的新标准。 关键方法
Evaluation of dCas12a-derived base editors for multiplex base editing Improved gRNA array architecture enables multiplex base editing using dCas12a BEACON2-mediated multiplex base editing co-occurs with off-targets Truncated gRNAs mitigate BEACON2-mediated bystander mutations Multiplex base editing across human cell lines 这项研究通过三大创新——Cas12a系统选择、gRNA阵列工程和截短gRNA设计,将多重碱基编辑能力提升3倍(从5到15靶点),同时降低BM发生率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SynSep序列的"双刃剑"效应和Pol-II启动子对长阵列的优势,为后续gRNA设计提供了新范式。尽管存在APOBEC特征的全基因组突变,但极低的预测脱靶率(1/16)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特异性。这些突破使在单细胞中重建多基因疾病模型(如癌症)和设计合成哺乳动物基因组成为可能,为精准医学和合成生物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。 |